2002年汇率改革
人民币的升值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和我国应采取的对策
对我国出口和海外投资的影响从长远来看,适当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,改革汇率形成机制,将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、健康、稳定发展,有利于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,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。但在短期内,人民币升值及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影响还需综合看待。
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。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成本降低;有利于推动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;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;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国门。但同时也会削弱我国外贸出口增长,不利于我国吸引外资。对此,需要合理的调节本国收入分配关系,建立合理、科学的分配机制。
通过人民币升值,适当提升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,有助于减少其他国家对我国产品的低价倾销诉讼。低价竞销和出口受到抑制,放慢出口,增加进口,有利于减弱我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势头,减少一些贸易伙伴对我国进行保护主义贸易攻击的借口。
第三,大力拓展国际市场,积极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 。(3)以上策略来源于:《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及相应对策 》。
首先是出口成本的增加,加大了 出口加工工业的生存难度。第二 ,我国持有近3万亿美元的外汇 ,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以人民币计 价的账面缩水。第三,人民币不 断升值的预期吸引了大量外资进 入,这些所谓的国际热钱不仅能 够套取汇率差的利润,还能吹大 楼市和鼓市的泡沫,给经济运行 带来风险。
我国是世界上引进境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,目前外资企业在我国工业、农业、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发挥着日益明显的作用,对促进技术进步、增加劳动就业、扩大出口,从而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。
历史人民币对美元汇率(1955年-2022年)
1、从1955年至2022年,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经历了显著的变化。初期,1955年至1970年期间,汇率保持在1美元兑换4618元人民币的水平。1971年汇率调整至1美元兑换2673元人民币,随后在1972年进一步下降至1美元兑换2401元人民币。1973年,人民币汇率降至1美元兑换0202元人民币。
2、人民币官方汇率因内外两个因素的影响,其对美元由1981年7月的50元向下调整至1984年7月的30元,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了53%。1991年4月至1993年底。这一阶段对人民币汇率实行微调。在两年多的时间里,官方汇率数十次小幅度调低,但仍赶不上出口换汇成本和外汇调剂价的变化。
3、自采用新人民币后,1955年至1971年,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是1美元折合4618元新人民币。 1971年12月18日, 美元兑黄金官价宣布贬值89%,人民币汇率相应上调为1美元合2673元人民币。 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政策采取了稳定的方针,即在原定的汇率基础上,参照各国政府公布的汇率制定,逐渐同物价脱离。
4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历史演变人民币兑换美元历史最高最来自:网络日期:2022-04-30人民币从1949年到1952年用浮动汇率制度。从1953年到1973年,以计划经济制度,人民币与美金有正式的挂钩,汇率保持在在1美元兑换46元人民币的水平上。但是在这时代中国大陆的外国贸易很少,所以人民币汇率意义不是很大。
5、16年2月15日,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5118,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96个基点,涨幅达0.30%。同时,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收盘价报4944,较上个交易日收盘价大涨751基点,创下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。
02年时的澳元汇率什么样
1、澳元汇率在2002年是如何的?澳大利亚的货币是澳元,也被称为AUD。在2002年,澳元汇率经历了一些波动和变化。在年初,1澳元相当于0.51美元,但随着年底的临近,澳元逐渐走高,到12月份的时候,1澳元相当于0.57美元。这种波动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。
2、目前各大银行均可通过在线渠道和网点提供实时汇率报价,另外,专业交易软件、资讯终端等还可以提供历史汇率查询、汇率走势图等功能。
3、月17日,纽约外汇市场上澳元兑换美元的比率为1:0.592。1月24日,澳元比价再次升至1:0.5937,这是自2000年8月以来的最高点。从1月份至4月份,澳元对美元的比价继续逐步攀升。1月份的平均比价为1:0.5884,二月份升至1:0.6054,三月份平稳在1:0.6036,4月份抬升至1:0.6230。
4、年2月14日,澳大利亚发行了现行流通的货币澳大利亚元,以取代先前流通的旧市澳大利亚镑,并规定1澳元等于1.12美元,可兑换0.5个澳镑。
人民币汇率在2000年---2007年的变化
年起,人民币与美元非正式挂钩,汇率在1美元兑换27至28元人民币的范围内浮动。1995年至2005年7月21日,人民币汇率体制经历了多次改革,包括扩大浮动幅度、引入一篮子货币机制等。2005年7月21日,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汇率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,变相升值2%,并不再与美元挂钩。
从1953年到1973年,以计划经济制度,人民币与美金有正式的挂钩,汇率保持在在1美元兑换46元人民币的水平上。但是在这时代中国大陆的外国贸易很少,所以人民币汇率意义不是很大。1973年,由于石油危机,世界物价水平上涨,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,汇率波动频繁。
从此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,逐渐形成更富弹性的汇率机制。2005年9月23号,央行宣布,从当日起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交易浮动幅度扩大到3%。2006年1月4号,我国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做市商制度。2006年5月15号,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8:1的心理关口。
当天,美元兑人民币官方汇率由27调整为11,人民币升幅约为1%。2007年01月11日:人民币对美元80关口告破,自1994年以来首次超过港币。2007年05月21日:人行决定,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,由0.3%扩大至0.5%。2008年04月10日: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00。
在两年多的时间里,官方汇率数十次小幅度调低,但仍赶不上出口换汇成本和外汇调剂价的变化。到1993年底,人民币对美元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分别为7和7。2005年7月21日,人民银行突然宣布,经国务院批准,人民币汇率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,汇率改为1美元兑11元人民币,变相升值2%,并且不再与美元挂钩。
2002年英磅与人民币的汇率
1、年12月3日,英镑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中间价为1英镑兑换18972人民币元。
2、/12/03英磅兑换人民币元汇率外管局中间价为:1英磅=18972人民币元。
3、英镑=95332人民币元 1人民币元=01049英镑 数据仅供参考,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 更新时间:2016-02-14 17:26 人民币对英镑的历年汇率 您可通过中行手机银行、微信公众号、电话银行快速查询牌价。